首页 > 医院资讯 > 媒体报道 > 正文

死里逃生,还有什么好害怕的?|我们的抗癌故事⑥

来源:南方日报 发布时间:2017-09-27浏览:

“得个癌症算什么?我看好多人不是病死的,是吓死的。做人最紧要的是开开心心,再大的难处,咬紧牙关就挺过去了。”

——鼻咽癌康复者 蔡勤沛

和以前那些沉重的病例不同,这次的采访很欢乐。

一见面,沛叔就迎上来,用艰难的“煲冬瓜”(普通话)跟我们热情地打招呼。“你们来采访我得鼻咽癌的事?可以,不过我是要讲我的乌龟的哦!”他开门见山地说。

沛叔今年50岁,面色红润,活力充沛,精心梳着万梓良式的大背头,头发乌黑发亮。“天然的,没染过,”他说,“这都是喝龟汤喝出来的。”

只要讲上三句话,沛叔就一定会扯到他的龟上面去。兴致来了,他还会即兴来一段自编的小调,推销他的“乌龟养生大法”。

(沛叔每天都要和乌龟说说话)

“养龟是生计,更是爱好”

沛叔的家是一幢六层小洋房,楼顶建满水池、沙池,全部养着大大小小的乌龟。顶层的房间也专门做了改造,变成了乌龟的育化场。“一共有1000多只龟,品种有草龟、石金钱、黄缘、火焰等……”说起自己的龟,沛叔如数家珍。其中,最老的一只龟已经有18年了,只要听到沛叔的呼唤,就会神奇地游过来戏耍。

楼下的客厅里,茶几上放着乌龟养殖和龟文化的书籍,博古架上摆满了龟壳做成的工艺品,大瓶子里泡着龟板和龟蛋药酒。

(家里的博古架上摆满了自己做的龟壳工艺品)

沛叔已经成了不折不扣的“龟痴”。养龟,不仅是他的生计和事业,更成了他的兴趣和爱好。如今,他是东莞市龟协会的理事,因为替不少养龟户治好了龟病,还拿了东莞市“龟医”大奖。

“顶梁柱要是倒了,日子可怎么过?”

沛叔养龟,跟他8年前的那场疾病还颇有些渊源。不过,沛叔并不愿意回忆,几经“盘问”,也只轻描淡写地讲了几句大概。“不开心的过去就让它过去吧!”他说。

沛叔的妻子石姨却难以忘记那段不堪的日子。2009“倒霉”的那年,木工装修工作干得有一搭没一搭,投资酒楼的生意又亏了本,家里日常的生活都有些困难。然而,疾病恰在穷困潦倒时找上了门。沛叔突然开始鼻塞、流鼻血,“开始以为是上火”,但流到第三天就感到事情严重了。

经朋友介绍,沛叔到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做了详细的检查,确诊为鼻咽癌。

“我当时好惊,哭了整整一晚上。”一提起那段经历,石姨就忍不住又哭了起来,“现在不敢去想,一想还是好怕”。彼时,两个儿子还在念书,家婆已经70多岁了,石姨又没有工作,全家都指望着沛叔一个人赚钱养家。这根顶梁柱要是倒了,往后的日子真不知道怎么过。

“化疗刚开始做,就没钱交药费了。”石姨说,对于一个眼看着缺乏偿还能力的家庭来说,想借钱医病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。没有办法,夫妻俩腼着脸,到处打电话找人借钱,却碰了一鼻子的灰。最后,还是多亏一个朋友和几个至亲接济,治病的钱才勉强凑上了。

住院的两个月里,夫妻俩能省则省,跟医生商量尽量挑便宜的药。白天,石姨到医院外面租5块钱一位的炉具给沛叔煮饭、煲汤;晚上,两个人就挤在同一张病床上睡觉。

“即使在我们最困难的时候,医生、护士对我们都很好,从来没有另眼相看。”石姨说,“黄赖机医生耐心地跟我们分析、讲解,给了我们很大的安慰。”

鼻咽癌是广东地区最为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,素有“广东癌”之称。在黄赖机看来,随着医学的进步,鼻咽癌的治愈率是比较高的,早期患者的五年生存率可达80%以上,“只要患者积极配合治疗,这个病并没有那么可怕。”

“死里逃生,还有什么可怕的”

由黄赖机主诊,沛叔做了两次化疗和一个半月的放疗,病情很快稳定了下来。第二年复查的时候,已经恢复得相当理想。

但讲起治病时的情景,沛叔又选择性地“失忆”了,只是淡淡地说:“没有觉得很辛苦啊!”或许,在他看来,人生穷途末路的时候都捱过来了,身体上受的这点“苦”又算得了什么呢?

而生活也恰在此时峰回路转、否极泰来。

在家养病期间,沛叔炖了些龟汤补身子,感觉效果不错。在他看来,自己的精神状态恢复这么快、气色这么好,都是喝龟汤的功劳。于是,他决定把全部的精力投入到养龟上面去。

其实,沛叔从2000年起就开始养龟,最初只是“养着玩”,规模不大。没想到,这场大病之后,沛叔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人生方向和事业所在。于他而言,从一场大病中死里逃生活过来,已经没有什么可以让他害怕的了。但石姨打死不同意,“觉得投入太大,不想再冒失败的风险,这个家再也经不起风雨了。”

夫妻俩闹到几乎要离婚。最后,双方妥协,沛叔带着石姨参观了几家养龟厂,跟同行们深入交流,石姨看到了养龟的前景,态度这才慢慢软化下来。

(沛叔现在是东莞市龟协会的理事)

“身体的指标好到‘超标’”

皇天不负有心人。随着龟苗价格的一路上扬,沛叔一家的经济状况渐渐好转,养龟生意也越做越大。光景好的时候,养龟一年能带来30多万元的收入。2014年,他们买下了现在这幢小洋房,楼上养龟,楼下住人,日子过得惬意了起来。

如今,大儿子已经工作,小儿子正在读大学。石姨讲起来,满满的都是幸福,“现在的生活很好”。每天,两公婆最重要的事情就是饲弄那上千只乌龟,换水,消毒,喂食,孵育……沛叔一天的大半时间都跟乌龟泡在一起,和乌龟们经常说说话,甚至吃饭的时候都要端着饭碗和乌龟们一起。

“以前每天跟木头、天那水打交道,睡眠不足,压力又大。”沛叔说,现在全部的精力都围着乌龟转,还时常煲点龟汤补一补,“身体的指标好到‘超标’”。

说着说着,沛叔又情不自禁手舞足蹈地说唱起来,把我们也带得无比欢乐。“他一直都很外向的,生了那场病之后,变得更加乐观开朗了。”石姨笑呵呵地打趣说。

“对待生活的态度对于疾病的康复非常重要。肿瘤不可怕,只要早发现、早诊断、早治疗,积极乐观,勇敢面对,一定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。”

——广州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二区主任医师 黄赖机

【记者】 巫伟