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科研教学 > 本科/研究生教学 > 正文

广州医科大学“放射医学”微专业招生简章

来源: 发布时间:2025-08-28浏览:

一、微专业简介

放射医学是一门综合交叉性医学学科,主要研究电离辐射在医学中的应用及对人体的影响,应用领域广泛,核心目标是通过安全、有效地利用电离辐射知识与设备实施疾病的预防、检查、诊断和治疗。

放射医学主要包括以下分支:(1)放射治疗学:通过放射线治疗肿瘤为首的各种良恶性疾病。(2)核医学:利用放射性同位素进行疾病的检查与治疗。(3)放射诊断学:利用X射线、CT、MRI、超声等技术进行疾病诊断与操作引导。(4)放射损伤与防护学:研究如何减少辐射对人体的毒性危害,确保辐射安全使用。

放射医学就业前景广阔,主要包括放疗科、核医学科及放射科医生/物理师/技师,以及放射医学教学科研、公共卫生、医疗器械企业研发/销售等。得益于现代放射医学及计算机人工智能科技的进步,放射医学学科发展迅速,对从业人员素质要求相应提升,而近年来放射治疗与核素检查技术使用医疗卫生机构不断增加,放射医学人才需求显著增加。

二、微专业特色和亮点

(1)多学科协作、精英小班教学:放射医学涉及放射生物学、放射物理学、医学影像学、核医学、生物医学工程、公共卫生预防医学等多个学科,亟需复合型人才促进多学科的融合与创新。本专业行业大咖亲自授课,采用小班化、导师制模式,由三甲医院放射科、放疗科资深主任医师及优秀教师组成教学团队,为学生提供宝贵的行业见解和实习机会。

(2)高端医疗技术林立、“影像-临床”思维深度融合:现代放射医学与计算机人工智能的结合,催生了众多高端医疗技术,如TOMO螺旋断层放疗、立体定向放射外科(SRS)、质子治疗、PET-CT检查、3D打印放射防护模具、放射粒子治疗等,不同于单一的技术学习,本专业注重培养临床思维与影像解读能力,将培养学生学会如何将影像信息与临床症状、实验室检查相结合,构建起完整的疾病诊断逻辑链。同时,还通过前沿科技体验,接触行业顶尖设备,提前掌握未来医疗战场上的“超级武器”。

(3)人才需求不断增加、“硬核”技能提升黄金认证:放射医学主打疾病癌症发病人口量大,而各级医院放射医学相关科室设置增加,对放射医学人才的需求持续增加,相应配套产业人才需求也增大。完成学业并通过考核后,将获得学校颁发的“放射医学”微专业结业证书,提升就业竞争力。

三、培养目标

1.知识目标:通过课程学习,构建以放射物理、放射生物、放射治疗与诊断、放射毒理、放射损伤与防护为基础的知识体系,具备初步临床应用能力。

2.能力目标:初步运用放射医学相关知识进行放射治疗及检验检查相关操作,初步掌握放射损伤诊疗与预防,具备能从事诊疗和预防、教学科研和管理等工作能力的复合型放射医学人才。

3.素质目标:培养适应社会发展与医疗卫生事业需要,德智体美全面和谐发展,具有创新精神、实践能力和国际视野,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学习能力的人才。

四、招生对象、条件和计划

1.招生对象:二年级全日制在校本科生。

2.招生条件:主要面向临床医学、医学影像、口腔医学、生物医学工程专业招生(视报名人数酌情放宽招生专业)。

3.招生计划:30人。

五、学制、学分和证书

学制:2年

学分:10学分

学习证明发放:学生在培养方案规定的学习年限内,达到规定的要求,由微专业所在学院负责统一颁发“放射医学”微专业结业证书;本微专业不在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(学信网)登记信息,不授予学位。

六、课程设置计划

课程名称

开课学期

学分数

学时数

开课单位

授课方式

考核方式

放射物理学 (Radiation Oncology Physics)

第三学期

2

32

附属肿瘤医院

课题讲授+见习

笔试+过程考核

放射生物学 (Radiation Biology)

第四学期

2

32

附属肿瘤医院

课题讲授

笔试+过程考核

放射毒理学 (Radiotoxicology)

第四学期

(暑假为主)

1

16

附属肿瘤医院+公共卫生学院

课题讲授

笔试+过程考核

放射损伤与防护 (Radiation Injury and Protection)

第五学期

2

32

附属肿瘤医院

课题讲授+见习

笔试+过程考核

肿瘤放射治疗与诊断学 (Radiation oncology and Diagnostics)

第六学期

(暑假为主)

3

48

附属肿瘤医院

课题讲授+见习

笔试+过程考核

七、教学安排

共设置一个教学班,开课时间见课程设置,如有线下上课时间,将安排在周末或晚上,具体上课时间另行通知。

八、报名方式

1.报名方式:https://f.wps.cn/g/q0qoR8fK/

【WPS表单】邀您填写「放射医学微专业报名表」

2.经微专业所在学院进行资格审查通过后,予以录取和公布名单。

(注意:若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,原则上按照GPA成绩排名先后顺序录取30人,有相关领域科研或实践经历学生酌情优先考虑)。

3.录取后由微专业所在学院统一报学校教务处进行选课。

九、联系方式

教学管理科王老师,联系电话:66673676。